自愛國衛生運動和環境衛生整治統一行動啟動以來,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立足工作職責、整合各方力量、聚焦關鍵部位,扎實推進城市管理領域愛國衛生運動與蚊媒消殺工作,以精準舉措筑牢城市衛生安全屏障。 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優化調整應急工作專班,多次組織召開專題部署會議,明確城市管理領域核心任務,細化各股室、各崗位工作職責,構建起“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分工明確”的應急處置體系。堅持“力量向一線集中、問題在一線解決”,組織干部職工下沉至城市管理前沿,按“一街道一組別”分設八個工作小組,每組明確一名小組長統籌協調任務分配與責任落實。下沉人員重點圍繞公園綠地、排水設施、城市橋梁、城市公廁、背街小巷等薄弱區域開展排查走訪,對發現的問題優先自行解決,對無法獨立解決的或超出職責范圍的問題,指定責任股室分解移交屬地街道或對應管養單位處理,形成“排查—解決—移交—跟蹤”的高效管理模式。截至目前,累計發現問題3445處,現場立即整改665處,協調整改394處,移交屬地街道處理2386處。 依托環衛一體化管養模式“一支隊伍管全區”的系統性優勢,構建起專班駐點調度的聯動機制。在各街道原有保潔力量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由泉州刺桐鯉市政管理有限公司精準抽調15名具備豐富環衛作業管理、應急調度經驗的骨干力量,組建環境防控專項工作專班,分赴八個街道進行定點駐點。駐點領導具有“現場調度權”,可通過實地巡查、對接社區需求、實時問題反饋等,動態掌握轄區內衛生死角清理、重點場所消殺、環衛設備使用等情況,根據現場工作強度、突發需求,第一時間對接其他街道,靈活調整環衛工人、作業區域及作業車輛,實現“需求在哪里,力量就調配到哪里”,大幅提升防控響應速度及執行效率。自行動開展以來,累計清理衛生死角2826處、積水點位(含廢棄瓶罐)9178處,日均轉運垃圾約555噸。聚焦環衛工人健康管理與安全防護,通過業務培訓夯實防護知識、專題提醒強化安全意識、現場指導設備規范操作流程等,全方位督促環衛工人落實個人防護措施。目前,全區1264名環衛工人實現“零確診、零感染”,環衛保潔隊伍始終穩定運轉,為環境防控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人力保障。 鯉城區作為古城核心區域,市政設施管養涉及市、區、街道、社區多級單位,存在管理主體多、協調難度大的問題。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動扛起協調統籌職責,以“上下聯動、全域覆蓋”為原則,通過“協同調度+巡查督導”雙措并舉,推動愛國衛生運動與蚊媒消殺工作落地見效。一是協同調度。向上積極對接市城管局等市級單位,在市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同步啟動市管公園綠地、排水設施、市政道路等市政設施的防蚊滅蚊工作。全面統籌街道、江南城建集團等區級管養部門,科學調度現有資源,明確消殺標準與時間節點,推動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單位“同時間、同標準”作業。自8月28日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市、區、街道、社區每日早晚兩次統一時段覆蓋消殺鯉城區11處大型公園、51處口袋公園及綠地、上萬個檢查井及雨水篦,同步調整公園綠化澆灌時間為21時至次日6時,累計安裝雨水篦防蚊紗網17771個。二是巡查督導。建立“日常巡查+專項巡查”機制,組建專項巡查工作小組,每日對各類市政設施消殺情況、防蚊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巡查發現的消殺不到位、防護措施確實等問題,第一時間反饋責任單位,明確整改時限與要求,同步跟蹤整改進度,形成“發現—反饋—整改—閉環”管理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