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政務公開 > 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03規劃計劃
- 索 引 號:QZ01305-0300-2025-00008
- 備注/文號:泉鯉城管〔2025〕86號
- 發布機構: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04
局各股室、下屬單位:
現將《泉州市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2025下半年工作計劃》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泉州市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5年7月4日
(此件主動公開)
泉州市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2025下半年工作計劃
2025年上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的悉心指導下,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福建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工作服務理念,大力開展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城市管理隊伍建設等各項重點工作,城市管理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喜人態勢。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攻堅重點項目,城市基礎設施實現新提升
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堅守人民城市理念,統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深化市政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持續增強城市載體功能。
1.交通節點煥新,筑牢發展“本色”。配合推進金鯉大橋項目,現已完成項目組建、施工合同簽訂及交通疏導初稿方案編制等工作,正在進行苗木移植清點,同步跟蹤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報批進度。配合完成《江南新區交通專項研究規劃》編制工作,按照輕重緩急、分批分次組織實施江南新區15個交通規劃節點改造提升項目,會同智慧出行公司推進江南新區共享單車移交管理。完成江南新區城市橋梁建檔,針對病害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其中五星橋已于2025年6月完成重建,三王宮橋計劃于8月完成重建,筍江大橋正在修復整治中,計劃10月完成。啟動老城區城市橋梁檢測及巡查管養一體化項目、鯉城區橋梁維修加固項目(一期工程),現已完成方案設計、預算編制審核等工作。
2.水體治理拓新,擦亮生態“底色”。聚焦中央環保督察通報問題,深入組織開展三年攻堅行動,2025年度策劃生成污水提質增效項目46個,年度計劃總投資約5.5億元,累計完成總投資約2億元,現已完工8個,在建25個、前期13個。一是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實施江南水質凈化中心項目,現已完成室外尾水工程沉井下沉、封底工作,正在進行樁基施工、土方開挖及四區(二沉池)主體施工、三區(生化池)底板施工等工作。二是新建改造污水管網。本年度計劃新建污水管網16公里以上,現已完成9.2公里。三是提升泵站轉輸能力。實施江南新區2#、3#污水泵站擴建工程,現已進場施工,累計完成工程總量15%。四是修復管網病害點位。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通報我區存在污水管網病害問題點位14913個,結合5條主干道管網病害修復工程、30條主次干道修復工程及江南新區63條背街小巷管網修復項目等3個項目,累計修復管網缺陷問題點位11094個(占比74.39%)。五是優化內溝河水體水質。自2023年起,在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的基礎上,持續深化入江內溝河水體整治工作,系統謀劃,制定入江河流消劣整治方案并策劃16個消劣攻堅項目,全力推進水質提升工程。
3.綠化改造更新,繪就城市“亮色”。持續組織開展“綠滿泉城”三年行動,以“增綠、添彩、共享”為主攻方向,推進3處口袋公園建設,B-198古榕樹口袋公園、金浦社區口袋公園已進場施工,古店社區口袋公園正在進行方案設計;推進5處立體綠化建設,現已完成中南濱江銘悅小區圍墻、金鯉大道護坡兩處立體綠化,其余點位正在選址中;推進江濱南岸體育及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地塊一現已完成樹木移植、清表工作、6~7#新建服務建筑樁基與基礎施工與驗收、順濟新橋至王宮旱閘段堤防空廂室內裝修改造,正在開展堤防空廂外立面及屋面改造、管線、樁基施工、集裝箱深化與加工及綠化選苗號苗工作;結合義務植樹節活動,在金鯉大道建發養云段種植喬木160株。加強城區古樹名木保護,依托鯉城區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采用無人機+人工結合模式,每月對轄區185株古樹名木全覆蓋巡查,對發現的問題即查即改。
(二)聚焦精細管理,人居環境品質展現新面貌
扎實推進市容秩序提升行動,借專項整治“小切口”實現城市面貌“大蛻變”,切實破解市民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全力助推宜居城市環境品質升級。
1.以實推進夯實環衛基底建設。持續深化環衛一體化工作,城區主次干道保潔機械化作業覆蓋率達9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環衛作業效率和清掃保潔質量顯著提升。持續推進古城公廁擴量提質行動,2025年春節前新建改建公廁5座,持續提升“一廁一景”公廁46座,完善一批公廁基礎設施,古城公廁管養經費從3.5萬元/座/年提升至5萬元/座/年。持續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新建改建10座公廁正在有序推進,現已完成財政備案,正在開展招投標工作。鞏固生活垃圾分類成效,實行第三方督導轄區81個物業小區落實垃圾分類責任人制度,家庭廚余垃圾由原先每日1~2噸提升至15噸。
2.以治增效刷新市容市貌秩序。充分發揮“綜合執法+文明創建”融合機制,通過指揮調度、問題晾曬和考評通報,強力推進市容市貌秩序整治行動。聚焦重點節日節點和重要路段區域,通過延時巡查、錯時巡查、節點值守等方式,以“一勸導二警告三處罰”漸進式柔性執法為主,對流動攤點、占道經營、“責任區三包”、生活噪聲污染等輕微違法行為予以引導及規范,依法處置“屢勸屢犯”的問題商戶。今年來,累計整治占道經營336宗、流動攤販4231宗、拆除違規廣告8處,開具市容提醒單455宗,立案處罰50宗,罰款6500元。
3.以嚴管控筑牢違法建設防線。始終保持治違高壓態勢,采取網格人員日巡日報、重點區域重點對象打卡監管、審批及在建項目清單管理、衛星影像航拍等措施強化“兩違”管控,開展中山南路“第五立面”歷史搭建整治拆除,采取凍結產權、不予辦理相關許可證照等綜合措施治理違建。今年來,累計拆除違法建設42宗1852平方米,拆除中山南路“第五立面”歷史搭蓋72宗,函請有關部門對6宗違法建設進行產權凍結,對25宗違法建設不予辦理相關許可證照。
4.以細治理破解餐飲油煙難題。圍繞“一個聚焦”(全區餐飲服務業油煙擾民信訪投訴)“三個重點”(未規范安裝使用油煙凈化設備導致滴油跑漏問題、在禁止區域從事露天燒烤產生的油煙擾民問題、未經許可從事餐飲經營服務項目產生的油煙擾民問題)整治餐飲油煙擾民問題。一是落實動態管理。對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防治進行常態化滾動檢查,重點監管涂山站國控點周邊,累計核查餐飲油煙服務單位1160家次,動態更新檢查數據48處。二是注重宣傳引導。推行事前告知,印制餐飲油煙告知書和服務手冊,在餐飲經營各環節宣傳政策法規,引導規范經營,累計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400余份。三是穩妥處理投訴。梳理信訪投訴數據,執行收件即辦制度,聯合執法會商解決問題,2025年來累計受理群眾投訴89件,辦結85件,4件正在辦理中。
5.以強管理規范建筑垃圾處置。出臺《鯉城區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范》文件,鯉城區建筑垃圾臨時中轉站于5月底正式投入運營。全區278個住宅小區落實建筑垃圾處置清運協議簽訂,指導督促各街道完善住宅小區建筑垃圾臨時堆放設置。配合住建部門開展項目工地建筑垃圾處置的源頭監管工作,共同督促施工單位落實“一不準進,三不準出”管理規定;會同交警、交通等執法部門聯合開展渣土運輸車輛執法檢查行動,通過“技術防控+監管執法+督導檢查”有機結合的方式,加大渣土運輸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今年來,累計查處建筑垃圾處置未核準案件2宗,罰款15000元;工程渣土“滴灑漏”案件4宗,罰款7000元;裝修垃圾亂堆放案件1宗,罰款200元。
6.以硬擔當回應群眾民生訴求。以數字城管平臺案件辦理、信訪案件回復、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為抓手,對城市管理市容環境突出問題進行深入治理,用實際行動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2025年度,數字城管平臺受理處置城管類問題24144件,因平臺改遷,無法統計數據按期整改率等具體數據。規范優化信訪與投訴件辦理流程,精準分類投訴類別,及時轉辦跟蹤回復,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上半年按時辦結各類信訪案件1032件。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正在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9件、政協委員提案51件。
(三)筑牢安全防線,城市運行保障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源頭預防,統籌抓好城鎮燃氣安全、有限空間作業、市政設施維護等重點領域監管,推動安全發展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領域本質安全水平。
1.為燃氣安全監管“凝心聚力”。建立企業月督查機制,聯合專家對轄區2家企業、13個供應站點開展督導幫扶。依托“全國燃氣整治系統APP”,全覆蓋檢查工地、學校、商場等重點場所餐飲用戶,累計抽查餐飲及居民用氣場所315家、燃氣場站及供應站點15處(次),治理整改隱患147處。完成美食街“瓶改管”,開展“送安入戶”公益活動,為289戶居民免費更換金屬軟管。始終保持執法高壓態勢,立案查處違規案件8起,處罰11萬元。組織安全生產月廣場活動,印制發放《福建省居民燃氣使用安全手冊》,有效提升公眾燃氣安全隱患識別能力、燃氣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2.為市政安全管理“添磚加瓦”。落實市政基礎設施常態化巡檢和24小時應急搶修機制,及時消除市政設施隱患,上半年累計維修路燈500余盞、更換井蓋及雨水篦260余座、修復破損路面2400平方米。依托省住建廳安全生產“四不兩直”檢查APP,對照安全檢查清單每月開展城市公園安全檢查,累計發現整改安全隱患30處。督促各級單位建立轄區內市政管網設施有限空間作業單位和項目“雙臺賬”,采用“專項檢查+隨機抽查”方式,強化對有限空間作業標準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項的督導。累計開展有限空間安全專項檢查4次,現場隨機抽查25次。
3.為城市防汛工作“保駕護航”。科學實施積水點專項整治、排澇通道建設和內溝河清淤等工程,本年度策劃生成排水防澇項目15個,計劃年度總投資約4.2億元,現已完工1個、在建9個、處于前期階段5個。加強防洪排澇應急隊伍和應急物資儲備管理,開展排水防澇應急演練和汛前安全度汛自查,清理排水管網5公里、雨水箅子1765個。
4.為城市供水安全“錦上添花”。嚴守二次供水安全,聯合區住建局、衛健局按季度開展城市二次供水安全專項檢查,重點核查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記錄和水質監測報告等內容,上半年累計組織檢查住宅小區、酒店等二次供水單位34家,對發現問題現場責令整改。
(四)強化黨建引領,筑牢思想根基邁向新臺階
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推動黨員理論學習常態化,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等制度。扎實推進省委巡視、省委審計、區委巡察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組織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涉城管領域專項行動8項,通過全面排查、深入自糾、督查檢查等方式,持之以恒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結合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要求,以全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隊伍封閉式軍事化集訓為契機,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融入集訓全程,創新“理論+實訓”雙線模式,進一步增強城市管理隊伍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履職能力。持續抓牢抓實意識形態工作,加強對意識形態陣地的建設和管理,積極穩妥做好城管領域熱點敏感問題輿情處置,網絡輿情做到平穩可控。
二、存在問題
一年來,城市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照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還有一定距離,主要表現在:一是設施短板有待補齊。排水管網歷史欠賬較多,園林綠化栽植標準不高,環衛設施補給力度不夠等,市政基礎設施整體功能還需完善。二是精細管理有待提升。占道經營、流動攤點、餐飲油煙等影響城市文明形象的問題容易反彈回潮。三是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部分城管執法人員業務水平有限,沒有全面掌握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同時缺乏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引進,“缺乏精兵強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城市管理隊伍建設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鯉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福建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工作部署,聚焦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目標,樹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品質,持續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城管品牌。
(一)堅持項目建設,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積極推進城市交通品質提升項目,全力推進金鯉大橋項目建設,組織實施江南新區第一批道安零星工程,年底前完成筍江大橋、三王宮橋橋梁整治修復,有序開展老城區城市橋梁檢測和維修加固項目。配合開展古城交通體系升級,改造“P+R+R”換乘模式,有效緩解古城擁堵。積極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持續推進排水管網外水排查和排水設施精細管理,滾動推進水環境提質增效項目包6個,全面推進98條道路排水管網修復,力爭建成江南水質凈化中心、2號和3號污水提升泵站擴容工程,提升污水處理綜合能力。積極推進城市公園綠地提升項目,建成立體綠化5處、口袋公園3個,加快江濱南岸體育及配套工程項目建設進程。積極推進環衛處理能力提升項目,加大環衛一體化監管力度,推動新老城區環衛一體化水平協同發展,推進古城54座二類公廁管養提升,改造改建江南新區10座公廁,引入公廁智能化管理系統。
(二)聚焦民生改善,提升群眾滿意指數
結合物業提升管理工作,創新智能監管模式,新改建“十有”生活垃圾分類屋(亭),增配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專用箱和垃圾分類智能設備;常態化開展“桶車一色”專項整治,加強區、街道、社區各級黨組織協同聯動,定期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議及聯動活動。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長效機制建設,堅持集中整治和長效管理相結合,深入開展占道經營、“責任區三包”、建筑垃圾、噪聲擾民、餐飲油煙污染等焦點難題專項治理,規范信訪投訴辦理,打破工作慣性和思維慣性,以人為本,柔性治理。持續推進兩違治理,強化“兩違”巡查管控,嚴打新增違建,結合“第五立面”整治等工作有序推進歷史違建清理,加強與街道和部門的執法聯動,綜合運用法律治違限制措施,形成治違工作合力。
(三)堅持防風險保穩定,提升行業安全水平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以保障城市運行安全為根本,以“零死亡”為底線,緊密圍繞安全生產三年治本攻堅和標準化工作,壓緊壓實企業主體、部門監管、屬地管理“三個責任”,堅持抓實抓細行業安全生產。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緊盯城鎮燃氣、渣土車運輸、市政設施有限空間作業、戶外廣告等重點行業隱患,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保障城市運行安全。聚力抓好城鎮燃氣安全整治,全面推動餐飲用戶及居民用戶安裝燃氣安全“三件套”,加快推進西街、中山路等示范街“瓶改管”“氣改電”,聚焦燃氣經營、輸送配送、使用和生產銷售等環節,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加強燃氣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對燃氣安全的認識和應急處理能力。深化市政設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常態化排查整治隱患,加強防汛備汛和應急處置工作,確保城市安全度汛。
(四)堅持固根本強基礎,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扎實履行抓黨建主體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定不移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牢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引我區城市管理領域的一切工作。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水平,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等黨支部基本組織生活制度,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聚焦“盯責任、盯作風、盯紀律”建設目標,全面加強綜合執法隊伍建設,深化街道綜合執法改革,全面推進建立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工作,形成事權清晰、責能相適、履職順暢、保障有力的街道權責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